第九十四章 止步胶东,毒士李儒

加入书签

酒肆内,诸人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本是文人间的议论,此时却互相争了个面红耳赤。

一名学士说道,“陈国北镇之地,悬于关外,面对梁国三十万铁骑十五日内,连陷八府十六郡。”

“若非出了秦公这等人物,恐怕梁国的铁骑早已深入陈国腹地,战火一起,生灵涂炭。”

“然也。”随那么学士同行的儒生道,“就凭调停战事之攻,让梁国兵锋止于北镇,没有殃及关内,便是天大的功劳。”

那散布谣言的儒生仍旧不依不饶的给赢奕罗织罪名,“托名救世,实为汉贼,窃国贼子,尔等尽然如蚁附膻,岂不知廉耻二字何写?”

诸葛瑾听闻此言,怒火中烧道,“庶民安居乐业,商贾盛若繁花,一片政令通达,民心所向的繁荣景象。怎到了尔等口中,便成了窃国之贼?”

“尔等所读之书,谓之圣贤?此等恶语,绝不是君子所为!”

这几位儒生不过是收钱办事,四处散播谣言罢了,此番遇到了大河府来的实证,又加上赢奕身后一干金羽卫对他们怒目圆睁。

一时间倒是不敢在辩驳,更不知道如何反驳诸葛瑾的话。

众人挣扎之间,赢奕却是向着金羽卫统领赵力低语几句,便见他提着钱袋,掷百金在几名造谣者桌前,“某此处,有百金。”

“所谓君子一诺价值千金,君子一言,重于泰山。若是诸位现下能向天下广布府主贤名,迷途知返,不在为虎作伥,消散谣言。”

“并以客观公正的角度,四处传播大河府秦公仁德之名,这百金便赠送与诸位,堪堪酬劳诸位一路车马用度。”

儒生右手握在了钱袋上,左手却是不由自主的作出一副拒绝的模样,“君子爱才取之有道,我等视金钱如粪土,这位将军何羞辱我等。”

赵力不屑的看了他们一眼,而后作势便要拿回钱袋,“若是不愿,那便当我之前所言唐突了诸位。”

儒生见赵力要将钱袋收回,连忙将其揽入怀中,“君授不取,非礼乎。”

“只是这悠悠众口,我可改。”他指向身旁的友人,做了个数钱的动作道,“他们的口却是长在了他们身上,我却是无法给他们做主。”

他凑到赵力身边道,“以你家公子的实力,必然不会在意这点小钱,你看?”

赵力没有答话,看了看赢奕,见赢奕点头,他才又拿出五袋各装百金的钱袋,掷放在几人身前。

诸葛瑾却是一脸疑惑的看向赢奕,“公道自有公论,何必徒耗钱粮,在这等顽劣之人身上。”

赢奕微笑着回应道,“千金散尽还付来,这不正是钱财的用处吗?”

此时百金在前,儒生们那里还不知趣,在一想之前所收受的数两白银,与之一比犹有云泥之别。口齿间不禁连连对赢奕夸赞了起来称赞,“大河府新主,秦公极富贤名,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富有余粮,商贾之流,盛若繁花,赋税轻简,为陈地最富庶之所。”

“若是诸位在秦公麾下某得去处,何愁不能飞黄腾达,名留青史。”

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三人言虎,悠悠众口皆传谣,即便赢奕做得再好,在庶人的心中,也如同洪水猛兽。赢奕当然不会让这等舆论发酵下去。

这等言论一出,百姓若是因此被蒙蔽,即便赢奕再有逆天之能,也是回天乏术。在通讯不发达的异界,名声极为重要的。民声民怨可谓是不下于千军万马的利器,杀敌于无形之间。

比较要想取得天下,就得先团结所有能团结的人,殊不知庶人是水,谁能载舟亦能覆舟。

百姓不遗余力的阻止赢奕的军队,甚至群起而抗衡,这不是赢奕想看到的结果,若是大秦这只小舟刚刚崛起,便遭遇百姓群情激奋。一路伐进的道路断然不会通达。

既然敌人以攻心之计,散播谣言,赢奕同样可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便广施钱财,在借儒生之口,改变自己在百姓心中的恶魔地位。

不过这谣言来源于胶东,倒是让赢奕思绪一滞,赢奕虽然大败梁军先锋,又传檄于天下,说到抵不过是新生的势力。却是不知何时惹上了幽州的士族,引得士族用这传谣之计。

檄文闯入胶东城不过数日,为何就被人给盯上了,属实让赢奕感到费解。

唯一能让赢奕遐想一番的便是之前召唤系统中出现的差错,按理来说,李师师也应该属于与他相同的阵营,但思来想去,也觉得不对。

赢奕只好与那几名儒生相问。

“诸位先生,晚辈却是不知关于秦公的谣言,是从和处传来的。”赢奕又从袖口中掏出百金,“若是诸位能与我解惑,这百金,便赠予诸位了。”

几名儒生此时见财起意,为首者,慌忙达到,“晋国,李儒。”

“李儒?”听到这个名字时,赢奕心中多了三分警惕。

若说三国谋士谁能称之为最强,李儒也是有这个资格争一争这第一谋士的宝座的。

纵观演义,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当是第一个英雄展露头角的时代,而在这个时代最出采的谋士是谁?在赢奕的心里除李儒外,再无他人。

李儒首计便是改奉诏,推上表,他曾一句,“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便将西凉集团推向名正言顺大义名分之下。

”这很了不起,因为,“奉诏”,指的是奉皇帝的书面命令。还是被动性的,皇帝让你发兵,你才发兵,而且呢,你即使带兵进京,还是多少让人嫌疑,但是“上表”就不一样,上表指的古代的臣子向君主递交的一种奏本的格式,但是和后来的题本不一样,内容要求更加规范。是正式性的向朝廷表白自己的意图。是你是主动帮皇室除乱党,而且你主动向朝廷“上表”,更能得到名正言顺的大义名分,让你的向京师进军有了所谓的合法性

此一计,不能看出,李儒心细如发,明察秋毫。考虑问题更是万般周全。

其二计,便是告诉董卓废帝的”二利一害”,“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来日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李儒之言,仍犹在耳。让赢奕回味。

而第三计,便是让董卓得了三国第一猛将,人中吕布。“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马。”从此吕布走向了三姓家奴这条不归路。

而后虎牢关败后,李儒又提出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的退走长安避开诸侯的强势,更用伏兵打败了老曹!他是演义中第一个打败老曹的人!!!即使是到了最后,李儒先生也看破了王允的连环计,更击中这个计策的要害-请董卓效仿楚庄王的绝缨会,把貂蝉许给吕布,但最终因为董卓贪恋女色而没有成功,可怜先生最后不得不自嘲似的感叹:”我等皆要亡于妇人之手矣。”李儒早知道董卓下场,也就托病不出,最后听闻董卓被吕布杀死,也在家中自尽,也算尽了人臣最后的忠义。

但死或是没死,便无从考究了。赢奕反而觉得以李儒的性格,假死之后,隐世不出,也未可知。

如果这攻心之计出自李儒之手,以李儒的智绝,必然还有接连后手,等待赢奕的将是应接不暇的谋士计策,而胶东城自然早有准备,岳云此行攻城略地,绝对是一场恶战。

如若僵持不下,无法快速夺下城池,那对于之后一统幽州的镇的大局,将受到极大的冲击,毕竟劳师原来,还有黎庶跟随,若是没有大臣寄居,好不容易凝聚的人心会迅速溃散。

赢奕此时直摇头,看来对手是一名绝代谋臣,不由得他不慎重小心。

随即赢奕吩咐左右明日一早出发,尽快追上岳云的队伍。

次日。

赢奕一路在直道上飞驰,紧赶慢赶下,总算是到了岳云安札在胶东城外的军帐大营。

胶东城内早已城门紧闭,不许出进,敌军也知道秦军兵锋之利,一夜之间被蒙毅率铁骑五千碾碎精锐五万。此时胶东城找有了防备,若是李儒坐镇城内。凭他这两千偏军,人数上不占优势,还没有攻城器械,凭岳云与张辽两人,野战虽能取胜,但又如何能进入胶东?

面对岳云大军压近,胶东成军井然有序的列阵备敌,据守城池,僵持之下,张辽与岳云却是没有丝毫进展。

这也不出赢奕所料,张辽一行,面临坚城要塞,一时间也没有更好的破城之法。毕竟城高楼深,城门又为精钢所铸,施加护城奇阵,等闲不可破。

胶东城内,城主李府。

“李公,这秦军来势汹汹,我等据守,阻挡秦军军兵锋,城破之后你就不怕秦军盛怒之下,迁怒这满城百姓吗?”

一名文士这般说着,此时城主府议事厅内,各个衙门的高成都在此处,商议着如何抵御强敌。

岳云军来势汹涌,又携带着数日前碾压梁国精锐的威慑而来。诸多高层更倾向于投降而不是据守。

毕竟在那朝为臣,他们这些氏族豪门,对于胶东的统治地位都不会改变。而他们也早听说了赢奕的贤名,先破大河府城,在退三十万梁军,重用降将,识才善用。

虽然李儒官拜侍中,但本地豪族在府城内势力半根错觉,话语权上,也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

他们心中,大河府的士族能降,他们胶东城的士族也能降。为何不降,反要引起兵戈之乱呢?各家为了保障自家势力,自然也是心怀鬼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

小说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