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扭亏
老程敢谁也不商量,就把真空泵厂给揽下来,也是为了工厂三千员工的生计着想。
更重要的,是他感觉,重新找到组织了。
公家没让老程一个人全部承担,而是主动承担了40%的股份,还豁免了过去的债务。
这样,管理权虽然在老程手里,可这工厂还是算有公家的一部分,公家不会不管他。
过去经营客运公司,跟公家没多少关系。虽然他经营的不错,可心里一直不踏实。
现在好了,又和公家绑一块儿了,他又有了上级,这样心里才踏实。
他们这一代人,特别是在部队里待过的,心里对公家的感情,是年轻一代根本不能理解的。
当听说老程把整个临水真空泵厂都给大包大揽下来的时候,赵世豪也吓了一跳。
三千多员工,占地上百亩的大工厂啊!
过去的临水真空泵厂,最兴旺的时候,员工有八千多,资产过亿啊!
那个资产过亿,可不是现在这个亿,现在得上百亿!
改开之后,厂子适应不了市场经济,逐渐衰败。到今天为止,设备落后老旧,许多工房已经破败,不具备生产能力了,人员也逐渐锐减到三千多人。
可就是这三千多人,每天吃喝拉撒要工资,小钱也没法养活啊!
这可与他原来的设想,完全不一样。
老程已经答应了公家,这不是私人之间说话,不算数谁也拿他没办法。答应了,就得去做,
赵世豪只是在这厂里的一个下属单位,做过两年技术副科长,还是靠着他老子托的关系。他也没有管理这么大工厂的经验,能不能把这么大的工厂玩转,把这三千多人管好,他心里没有底。
看着他脸都紧张地发白了,老程就更心慌了,他想着把这事儿和周大林商量一下。不管怎么说,他这位女婿是大老板,手底下的乳业公司好几千人呢,说不定他能有办法呢?
可是,赵世豪却把他给拦住了。
“事儿你都干了,现在再去找他商量,还有什么用啊?让他知道了,说不定还要埋怨你自作主张呢。你先别着急,你容我想想。如果我能想出法子来,咱们就先干一阵子看看情况。如果咱们确实玩不转,再和他说也不迟。”
老程琢磨琢磨,自己干的这个事儿也的确有点不着调,这越玩越大,骑虎难下了都。这时候让周大林知道了,没准儿真能和他急了。他现在,连吴英都不敢告诉了。
他就问赵世豪:“你觉着,咱们能把这个厂子给弄好吗?”
赵世豪咧着嘴苦笑说:“我得先好好想想,有了主意,再告诉你。要是我想不到好主意,你要么就去找周哥商量,要么就硬着头皮去找上级,把这事儿给回了。”
老程只能等着他想好了再说。
赵世豪考虑了一个星期,却突然兴奋起来。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他激动地对老程说,“咱绝对可以把工厂弄好!不但能弄好,说不定啊,你挽救了真空泵厂和这三千员工,还能成为优秀企业家,将来的成绩,比周哥都大!”
老程就瞪眼看着他问:“说说,你有什么办法?”
在赵世豪说这个话之前,老程别说优秀企业家,就连怎么过去这个坎儿都没辙呢。
接下来,赵世豪就给他分析了为什么可以干好的原因。
其实,真空泵的市场还是很大的,真空泵厂也有很多的机会做强,做大。
过去那几年,真空泵厂没有弄好,主要还是管理混乱,滋生了各种不正之风和职务犯罪与不做为,工厂资金被大量侵吞和挤占、挪用。工厂又缺乏有能力的干部来领导,效率低下,成本过高。赵世豪辞职的那一年,真空泵厂都到了一个工人养一个管理人员的地步了。
“你想想,这么多吃闲饭的,挖墙脚的,工人创造多少效益,才能够他们挥霍啊?这么着层层加码,处处揩油,外面卖八百一个的泵,他们一个卖八千都亏本,这还怎么干啊?”他就给老程分析说,“咱们接过来之后,先把这帮闲人从管理岗位上弄下来,都弄到车间里干活去。只是清理了这帮害虫,工厂这棵大树自己就能养活自己!”
老程不懂工厂,但听着赵世豪说的,还是觉得蛮有道理的。
接下来,赵世豪就一步步地给他说他想到的,扭亏为盈的所有方法。。
首先,就是缩小生产规模,把老旧的,不挣钱的高耗能设备都卖掉,把功能相近的生产车间都合并。
“咱们经营大型工厂没经验,咱就合并同类项,只留下可以挣钱的好设备,变大工厂为小工厂。经营小工厂,就没那么难了,咱们还是可以玩好的。”赵世豪就说,“这么着,腾出来的,咱们用不上的工房,还能往外出租,给咱们挣点租金。”
可这样算下来,原来的三千员工,恐怕连一千都用不上。
“那两千工人怎么办呢?”老程就问。
“给个生活费,养着呗。”赵世豪回答说,“咱们也可以联系劳务输出部门,谁缺工人,就从咱们这里借出去给人家,让用人单位给他们发工资,交保险,替咱们养着他们。用不上的,愿意在厂里待着就待着,不嫌工资低就行。嫌工资低,他们主动辞职,咱就管不着了。”
“你这不坑工人吗?”老程就不高兴了。
“慈不掌兵!”赵世豪语重心长地劝他说,“不这么干,这些闲人会直接把咱们给拖垮!咱们垮了,连剩下的工人也没饭吃!咱们现在不养他们,有一天咱们发展起来,立稳了脚跟,有钱了,再进新设备,扩大再生产,他们还有回来的机会。要不这么干,不光他们完了,大家就都完了!”
老程想想,也没有其他好办法,只好听赵世豪的。
然后,赵世豪就继续说下去。
留下来的工人,也不能像过去一样,干不干活都给工资了,得实行无保底计件,干一样活,给一样活的工钱,不干没有钱。
这样,把一台泵的加工费用和材料成本全部分摊开,算上工人计件工资,就是一台泵的总成本,然后在这个总成本基础上,再加上一个适当的上浮利润,就是销售价格,容易计算实际赢利。计算下来,没有赢利的产品,就可以直接不接,避免了亏损。
另外,就是成立销售团队和管理团队了。这些人的工资,也要和利润挂钩,没有利润或者给工厂造成损失,都得承担相应损失。
赵世豪还真是动脑筋了,他也的确聪明,好多管理办法,竟然可以无师自通。竞争上岗,质量绑定,销售提成,好多的现代管理方法,他都给用上了。
原来的生产规模,让他给缩小了三分之二,管理、技术人员,留下了不到十分之一,大部分人员,都让他给赶到待岗大队里去了。
他联系了岗位输出公司,每天都有其他单位的人过来,挑选他这些待业人员去干活。这些单位也愿意用这些人,比招聘正式工省事多了,不用了随时可以退回来,省了好多的麻烦。
原来的生产车间,只利用了不到三分之一,剩下的车间都往外出租收取租金,连废旧工房都往外租,给钱就干。加上卖陈旧设备和废铁的收入,半年以后正式生产,第一个月竟然就彻底扭亏为盈。
稀里糊涂就弄来这么大一个工厂,第一个月还挣钱了,把老程给乐的,嘴都合不上了。这个赵世豪,还真就脱胎换骨,成了人才了。
可赵世豪心里知道,他这是治标不治本。
生产规模减小这么多,好多产品上的配件,已经不能自己制造了。订单多了,自己干不过来,还得从外面买来配件组装。
这样干下去,质量没有保证,客户会一天天减少,最终还是个死局。
其实,他就没打算就这么长期干下去,更没打算让真空泵厂重新好起来,让老程成为什么优秀企业家。他只要干到西蒙公司受不了,主动来找他的那一天,也就可以了。
原本,西蒙公司的计划是,等着真空泵厂撑不下去,再由他们接手过来。那时候是中方求着他们来帮助真空泵厂,主次关系就倒转过来,他们就主动了。
到那个时候,中方有求于他们,他们可以趁机要挟,不用谈什么合资,直接谈收购,还可以用最低廉的价格买过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其实,过去的历史,就是这么发展的。
可他们也没有想到,周大林的蝴蝶效应,直接就影响到了他们。如今,半路杀出老程这个程咬金来,把他们的如意算盘,给彻底打乱了。
没法收购真空泵厂,他们就得买地自己建工厂,那费用可就大了。
不建工厂,自己的产品哪里来?只能从国外的公司进过来,这税那税的一算,这一个泵得卖多少钱啊?人家买真空泵厂一个泵,花五千块钱,买你一个泵,得花五万,人家吃饱了撑得的,要买你的泵?质量好,差价这么大也不行啊?
没有价格优势不说,你国外生产的产品,执行的是国外标准,从电器到机械,没有一样可以和国内标准对接,人家买了去,怎么用啊?
没了收购真空泵厂的机会,原本打算在临水建生产基地的西蒙公司,现在成了建代办处了,这落差也太大了。
这一下,坐蜡的倒成西蒙公司了。
04年的年底,财务结算之后,老程的真空泵厂,实现净利润三百多万,比搞客运公司挣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