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毒杀(1)

加入书签

太祖爷在福宁殿内走了几个来去,依旧不见晋王到来,心中便犯叽咕:朕让王继恩去晋王府传话,这长时间不见到来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太祖爷心中想着,便就走到窗户跟前将遮在上面的帷幔扯开来;才发现纷纷扬扬的大雪还是下个不停,院子里有太监和卫士清理积雪的身影。

太祖爷将帷幔重新拉上,回到餐桌跟前,坐在那张雕龙描凤的靠背椅上微微闭上眼睛寻思:阿继前去晋王府传旨迟迟未归,一定是大雪天气路上不好行走吧!

太祖爷一想到王继恩,便将那把靠在华表柱子上的玉柱斧拿起来拎在手中,笑了一声默默说道:“阿继刚才一定是看见朕在把玩玉柱斧害怕了!”

赵匡胤把王继恩称呼阿继,足见这个奴才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

宦官本是可怜人,王继恩却不觉得自己可怜;尽管不能娶妻生子、为官作宰,但出身贫寒的王继恩本就是因为战乱灾害活不下去才被父母卖到皇宫。

王继恩不埋怨父母,正因为做了宦官,自己才得以活命;和弃尸荒野的乡邻相比,他已经幸福太多。

一开始,王继恩只想在乱世苟活下去;可是,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个人就是赵匡胤。

赵匡胤即位后,不放心把饮食起居交给忠于后周的宦官;便让高品宦官去服侍后周废帝,又亲自挑选了一批年轻的小宦官服侍自己。

这些小宦官没什么背景,一贯被踩踏,一旦被提拔,无不感激涕零甘心为赵匡胤而死;王继恩就是其中之一。

许多宦官家里都穷,因此不识字。王继恩也没念过多少书,跟随赵匡胤后他才开始学习,并偷偷看大臣的奏议,试图了解一些朝局。

既然有了机会,王继恩就要好好抓住:这辈子既然注定只能做宦官,那么他就要做天下第一的大宦官!

王继恩看过大臣的奏折之后,总会把重要的放在上面,让赵匡胤首先浏览。

渐渐地,赵匡胤注意到了王继恩,几番交谈之后发现这个小伙子对军事和政局竟然有着不俗的见解。

赵匡胤很高兴,宫中寂寞,皇帝真正信任的没有几个人,王继恩大概可以算是少有的一个;赵匡胤开始乐于和王继恩分享一些心事。

一次,赵匡胤从朝堂上归来,坐在椅子上闷闷不乐。

王继恩悄悄奉上一杯好茶,轻声询问:“官家(臣下对皇帝的尊称)有何烦恼?”

赵匡胤叹了一口气,说:“人们都说当天子有许多好处,可你看看我容易吗?我早朝时处理了一件事情,现在想起来是自己错了,因此闷闷不乐啊!”王继恩默默听着,没有答话。

赵匡胤是比较公允的、能纳谏的贤君,但他偶尔也会任性,只不过任性后也会后悔。

此时,赵匡胤不过是在发牢骚,抱怨皇帝不好当,并非真的要听王继恩的意见。

王继恩明白,面对一个发牢骚的君王,愚蠢的人才会附和、讨好;因此,他默默不言,正是明智的选择。

赵匡胤在感叹皇帝难当、权力无趣,在王继恩听来,感受却未必相同。

王继恩想的是有一天自己也能够手握大权,看无数人在自己面前俯首低眉,就算是有些烦恼又如何呢?

可惜,一个没有权势的人永远不能理解手握大权者的烦恼。

懂事的王继恩渐渐获得了赵匡胤的绝对信任,在北宋平定四方的战争中,他多次作为赵匡胤的代表出现在前线,监督那些手握雄兵的将领们。

但赵匡胤虽然派他当监军,却只给他遇事奏报之权,不让他直接干预军事。

王继恩自己也很注意分寸,对曹彬、潘美这些大将非常尊重,议事时从来不公开表态。

王继恩虽然是钦差,但这些将军来头极大,不是皇帝的义兄弟,就是皇帝的老乡。

曹彬、潘美等人对王继恩的低调很满意,监军不干预军政,就是最大的贡献了。

于是,将领们奏报功劳,总少不了王继恩的一份;王继恩由此一步步升迁为入内都知,成为朝廷最大的宦官。

只是,宦官终究是宦官,就算是没有品级的末流官员,也看不起像王继恩这样的去势之人;但王继恩世故圆滑,见晋王赵光义的势力越来越大,便就依附了他加入杀害宋太祖的罪恶集团。

太祖爷自然不知道死亡距离他越来越近,只是想到王继恩这个奴才的发迹史;禁不止哈哈大笑。

太祖爷将玉柱斧拎在手中把玩几下默默说道:“朕的玉柱斧和盘龙棍一样伴随朕走了大半生,可谓功勋卓伟!盘龙棍伴随朕打下大宋江山50州,玉柱斧却是寡人性格的反映!”

说到赵匡胤的性格,那可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活脱脱一个侠客,气宇轩昂,尚武,重义,为人勤俭。

赵匡胤用自己手中玉柱斧干过不少事情,担忧两样事情十分荒唐;第一件事他在花园打鸟玩一个官员过来禀报有要紧公事,还直言不讳地批评赵匡胤打鸟玩是不务正业;赵匡胤竟用玉柱斧干掉人家两只门牙。

玉柱斧干的第二件事还是打掉人家门牙的事,不过这个人名叫雷德骧是个直臣;不被太监引荐便闯宫去见赵匡胤揭发宰相赵普贪赃枉法的事,结果又被赵匡胤用手中的玉柱斧敲掉两颗板牙。

太祖爷想起雷德骧那个性子直的不拐弯的家伙便就讪笑起来,笑声一落便见王继恩从福宁殿的大门里急急火火走进来;边走走里边说:“圣上,奴才是不是误事啦!”

太祖爷没有回答王继恩的问题,只问晋王来了没有。

王继恩诚惶诚恐道:“圣上,晋王爷他来咧,正在更衣室更换衣裳哩!今天的雪下得实在是大,晋王爷好不容易才从府邸赶过来!”

太祖爷听说赵光义来了,常常嘘了一口,看向王继恩道:“朕今夜晚要跟皇太弟喝两杯,阿继你将福宁殿的人全部斥退!”

王继恩又是一阵唯唯诺诺向后退去,赵光义抬头挺胸地从屏风外面走了进来。

王继恩看见赵光义,向他点了点头;赵光义看径直向福宁殿里面走去。

看见赵匡胤,扬声大笑道:“皇兄今夜晚怎么有如此雅兴,诏令御弟前来小斟!”

赵匡胤没有吭声,用怪异的眼神盯看着一身便装的赵光义;不知说什么才好。。

这恐怕就是武人的个性,不像文人那样圆滑世故。

赵光义是文人,即便对人仇山似海,当面却不显露,而是嘻嘻哈哈好像十分亲热的老朋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

小说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