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信
“离婚证?还没办下来。”傅景城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姜蕊主动给他打电话,这真是太稀少了。
“大概要多久呢?不就是律师去办吗?”姜蕊又问。
“流程我还没问,都交给他办了。”傅景城淡淡地说到。
姜蕊无奈地“嗯”了一声,“那等办下来,您给我打电话吧。”
“您?”
姜蕊也才觉察到,自己刚才用了一个尊称,便说,“您更礼貌一些。”
姜蕊话都懒得多说,挂了电话以后,傅景城无端气恼。
想起御景园里的那封信,他更气恼了。
最近傅景城去御景园里,发现了一封信。
是从姜蕊爸妈的卧室里发现的,信封上写着:高三四班 姜蕊亲启。
信封打开了,里面的内容也看了,应该是没有交给姜蕊,姜蕊不知道这封信的存在。
是程逸凡写给姜蕊的。
傅景城看着,冷冷地讥讽,仿佛在嘲笑高三时候的姜蕊,也嘲笑那时候的程逸凡,把爱情当成一切:程逸凡说,姜蕊一进校,他就注意到她了,虽然他们只在高中当了一年的同学,但这一年里,姜蕊并没有注意到他,可他总是注意姜蕊,知道姜蕊出身海城著名的姜家,现在他出国了,常常想起姜蕊的眉眼,姜蕊走路时目不斜视的样子,姜蕊还是学霸。
如同一篇散文那样,写了很长。
傅景城没什么耐心看下去,直接撕了。
程逸凡就是那个朝安医院的小白脸,现在两个人——勾搭上了!
至于离婚证,永远没有,别说没办,就算办了,她也休想拿到。
他之所以同意办离婚证,不过是停止姜蕊随意勾搭男人的荒唐行为。
现在好,她不勾搭别的男人了,和程逸凡旧情复燃了。
傅景城的掌心紧紧地攥了起来。
*
最近颜灵的妈妈冯阿姨发现了一件事情:程逸凡总是去她的水果店里买水果,买一个猫山榴莲王就几千块的那种,但是颜灵的准男朋友闻子昂从来都不来。
冯阿姨认识程逸凡,因为颜灵上次把程逸凡的照片给照下来了。
“这个小伙子长得不错哦。一看就有学问。”冯阿姨说到,“小蕊的眼光很不错哦。”
因为姜蕊在冯阿姨开店的过程中,忙前忙后,深得冯阿姨的心,她对待姜蕊,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另外一个女儿那样,总是“小蕊长”“小蕊短”地称呼。
已经好久都没有人叫姜蕊“小蕊”了,初听这个称呼,姜蕊的心里热乎乎的,在心里,她也已经把冯阿姨当成自己的妈了。
“跟闻子昂比呢?”颜灵又问,她对闻子昂的外表还是挺自信的。
“差不多,都帅哥。”冯阿姨又说。
颜灵喜滋滋的,看起来妈对闻子昂的印象不错,不过这几天,妈总夸程逸凡好,闻子昂和程逸凡马上就高下立现,颜灵就不开心了。
颜灵给妈妈自己租了一套一居室,有一次和颜灵视频聊天的时候,冯阿姨又说姜蕊的这个男朋友真不错~~
姜蕊刚好洗完澡出来,她诧异地问了一句,“我有男朋友了?我怎么不知道?”
颜灵不悦地挂了妈的电话,妈每次都这么说,她自然就不开心了。
“这个程逸凡哦,不愧是学心理学的,真会做人,他大概知道,谈恋爱这件事情,周围舆论的声音,甚至比当事人自己都重要,他每次都去我妈的店里买东西,哄得我妈心里那个开心哦,每见我一次,就夸赞程逸凡一番,被他一比,闻子昂就被比下去了。”颜灵不开心地说到,还生气地摊了摊双手。
“是么。”姜蕊擦了擦头发,若有所思地说到。
离婚了,她也该考虑一下自己以后的终身大事了,程逸凡这个人,确实不错。
可是她上高一时候,他给她写的信,她不知道写了什么。
姜蕊今天第一天没睡好觉,在想着自己的终身大事。
说起来,这么多年,她也没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第一次就是和闻子昂相亲,她觉得不错,是一个可以发展的对象,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程逸凡,好歹是她高中就认识的人,当初对彼此的印象都很不错,属于特别朦胧特别朦胧的那种,现在,姜蕊发现了他当了心理医生以后,更加睿智聪明了,想查什么事,很快就能查到,如果要发展的话,还是和程逸凡发展一下比较好,闻子昂也有颜灵了。
姜蕊想好了,如果程逸凡下次跟她表示处朋友的意思,她就答应。
总得处处,才能知道合适不适合。
却说这一天,傅景城和郑为钧去了星海大厦,傅景城早就知道,姜蕊把店铺租给了颜灵的妈,姜蕊的什么情况,他都知道。他今天就是去看看这个冯阿姨,正好郑为钧今天要去星海大厦看一下里面的运营情况,傅景城便一起去了。
“傅总,你在商场里有三个商铺,要不要去看看?”郑为钧说到。
“离婚都分给姜蕊了。现在是她的。”傅景城一身西装,整个人往那里一站,就有种非常英挺的感觉,和六十多岁的商业大佬郑为钧站在一起,气质丝毫不输,他比郑为钧更有领导者的气势。
“你说你们两个离得什么婚?在我看来,就是年轻人,闲的。说不能生,后来不也怀了?”郑为钧抱怨道,“我听说离婚后,小姜的同事们都等着看她的笑话,幸亏,她争气。”
傅景城只淡然地笑了一下。
两个人已经走到了冯阿姨的店铺,正好程逸凡在买水果,他正在挑马来西亚的凤梨。
傅景城一眼看见了他,他也看见了傅景城。
其实两个人谁也认识谁,但是并没有正式的交集,所以,又假装谁都不认识。
冯阿姨正在憨态可掬地跟程逸凡说话,“小程啊,你说我的女婿要是你多好,我女儿那个眼光啊,给我相了个什么,倒是人模狗样的,不会来事儿,说起来知冷知热的,还是你。”
“阿姨,说哪里话,家里经常吃水果,我也经常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