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话:老谋深算司马懿 2
司马懿长得有一双老鹰的眼睛,虽然平时他都眯着,但那隐藏的寒光让曹操感到不安。笔&趣&阁.biquge.info有人曾对曹操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曹操警觉,有心想要一试。
什么是狼顾之相呢?就是像狼一样扭头看,平常人的脖子只能转九十度,而有狼顾之相的人则能扭头看到后方。据说这种人时刻保持狼的警惕,阴险狡猾,不露声色。
有一次,曹操把司马懿叫来,交待完事后让他回去。司马懿转身走了几步,曹操突然喊:“仲达!”
司马懿扭过头来,曹操假意做了几点补充,司马懿也没感觉到什么,但是曹操已经试出了司马懿脖子确实转得比常人的幅度大,加上他常常梦见三匹马同在一个槽里吃料,认为三马就是司马,槽就是曹,于是疑心司马懿要坏曹氏一门的事。
他把曹丕找来说:“丕儿啊,为父听说你与司马懿走得很近,但为父告诫你,一定要防着司马懿。这个人不甘为臣下,心怀叵测,将来你继承我的位子之后,恐怕没有人能制得住他,我看不如找个理由把他咔嚓算了。”
那时的曹操已称为魏公,他的疑心病很重,对立哪个儿子为世子犹豫不定。曹丕当时最着急的事是如何成为曹操的法定继承人,而司马懿是他最重要的参谋,不能让司马懿死了。
于是他对父亲说:“就算司马懿有异心,但只要不令他掌兵,他就翻不起大浪。孩儿平日也观察他,觉得他这个人忠于职守,废寝忘食,从不过问与工作无关的事,因此孩儿建议父亲还是再观察一下吧。”
曹操也认为只要不给兵权,司马懿再有心机也无从施展,就罢了杀死司马懿之念,但仍然没有放松警惕。自收服张鲁之后,曹操决定不让司马懿参与军机之事。
司马懿弄清了原委,并没有声张,也不像那些腐儒一样还要找曹操理论自证清白。他知道这种事越描越黑,因为大凡老板的成见都是难以消除的。于是他更加的小心,他始终抱着曹丕这棵树不放,私下里为他出谋划策。
由于曹操接班的人的事一直没有敲定,曹丕的精神高度地紧张,他常常失眠,目肿如桃。司马懿对他说:“公子这样忧虑,魏公那么精明,一眼就能瞧出来,我看不如放松精神,装作什么事情都没生,反而对你有利。”
曹丕问:“万一兄弟们抢先了呢?那我怎么办呢?”
司马懿进一步分析说道:“你是长子,应该有长子的样子,不要表现出与弟弟们争,不争才是大争;你的弟弟曹彰和曹植一武一文,都想努力在打仗和诗文上讨得魏公的欢心,但他们哪里知道魏公平定天下的根本并不是依赖文武,而是他的心胸和韬略;继承魏公的衣钵,气度、谋略是根本,文章、武功是枝叶。你这些年所作所为,已经得到了魏公的认可,只须稍稍努力就可达成心愿。”
曹丕说:“我怎么感觉父王没有当面夸奖过我,而是经常夸奖兄弟们呢?”
司马懿笑道:“经常夸奖只是对某一事情的肯定,从不夸奖是对你才能性情的肯定,哪有可以相比呢?”
曹丕还是不放心,司马懿又给了他一招:“亲近曹操身边的心腹大臣,请他们伺机劝说曹操立公子为世子。”当时曹操的身边,荀彧、贾诩等几位老谋士都建立了赫赫功勋,不过荀彧始终认为曹操应当忠于汉室,曹操口头称赞他说得对,心头是极其的厌恶,只有贾诩最得曹操信任。
曹丕就提了礼品去找贾诩,挂口不提帮忙之事,而是嘘寒问暖,颇为恭敬。贾诩曾出谋离间马腾、韩遂,帮助曹操大败西凉军,对曹丕的来意当然一清二楚,就说:“公子只管做好自己的事,不违反做儿子的规矩就是了。”曹丕得了话,暗示贾诩,如果自己继位,将为他养老送终。
从司马懿这招来看,并不是什么奇谋,而是利用人之常情。曹彰、曹植都自恃了得,所以很难屈身向父亲的臣子们求教,又不肯承诺给他们办理养老保障,支持率就会直线下降,曹操在立储这样的大事上还是要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的。
果然曹操有一次把贾诩找来,私下里说:“贾诩你随我征战多年,相互知心,你认为我的儿子中,谁可以立为世子?”
贾诩没有支声,曹操说:“你怎么不说话呢?是没有听见吗?”
贾诩说:“听到了,只是我在想另外一件事。”
曹操问何事?贾诩说:“我是在想袁绍、刘表这两对父子。”曹操听了,知道他的意思是废长立幼必然生乱,就有了立曹丕的想法。
司马懿在曹操立储这件事上明确站在曹丕这一边,但不是绝对的,因为司马懿再厉害,在曹操在的时候始终都不敢有丝毫不臣之心,再说他的官职还没到可以议储的地步,只是暗中相帮,绝对不敢明着来。这是司马懿的高明之处,因为他的根基还没有建立,绝对不敢捋曹操的虎须。
就算在曹丕一朝,他都不敢有丝毫动作,直到曹丕的儿子曹叡去世了十年之后,他衡量自己的实力已足以压倒曹氏一门,才敢痛下杀手。
出征班师回朝之后,曹操在臣下的运作之下,半推半就当了魏王,魏国正式建立。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反对曹操称王,荀彧、崔琰等大臣都有异议,曹操很不高兴。司马懿在这个当口力挺曹操,获得了曹操的好感。
在确立曹丕为王太子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曹操经过多方考察,认为司马懿是可以辅助曹丕应对复杂局面的,就任命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不久之后,曹操又命司马懿兼领丞相府军司马,协助他主管军务。
曹操分派司马懿担任这一职务,主要是想通过实际工作考察他有无拉拢将领的用心,因为曹操一直都担心司马懿掌兵后对自己不利。对于曹丕这个儿子,能力是有的,但在军事上实在与他这位老子差得太远,诸葛亮这样的劲敌是需要人去对付的,只要司马懿忠心曹丕,还是可以考虑用他的。
司马懿为了保险起见,又出了一招,在私下里问曹丕:“公子的儿子中,你父亲最喜欢哪一个呢?”
曹丕随曹操征袁氏的时候,见袁熙的老婆甄氏有国色之美,就据为己有,爱得不得了,因此特别宠爱他与甄氏所生的儿子曹叡,现在已经十二岁了,颇有文才,能作诗文,曹操挺喜欢这个长孙。
司马懿说:“魏公就要出征东吴,你争取随他出征,并把小公子带上,让爷爷临阵指点他。”
曹丕一点就通,明白了只要曹操喜欢这个大孙子,就会把江山交给他,这样就可保曹氏三代稳定。曹丕带着儿子曹叡随着曹操出征,人老多情,曹操再是枭雄,与聪慧顽皮的小孙子在一起,还是很开心的。
曹操虽征讨天下令诸侯丧胆,但最自负的不是武功而是文才,因此每到兴起时就会负手作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确属文豪级人物。他觉得孙儿曹叡的诗文虽然稚嫩,但在曹家第三代中是最突出的,形象也好,是将来继承爷爷遗风的最佳人选,于是就决定曹丕为继承人。
刘备帐下的猛将黄忠斩曹操派驻汉中的大将夏侯渊,曹操震怒,决定亲征刘备。他出征前把司马懿找来,问他怎么看。司马懿不知如何回答。因为在司马懿心中,当年取汉中之后就应该乘胜进伐西蜀,而今刘备亲引大军攻打汉中,就是要打开通往中原的道路,威胁极大。
司马懿认为只要曹操一动,孙权必攻合肥,关羽必出荆州,曹魏将陷入三面被围的境地。但有了上次的教训,司马懿不能显得比曹操还要聪明,就避开汉中这个话题,说南方可能更需要防备。
曹操说如何防备?司马懿当即指出,荆州刺史胡修简单粗暴、不会用兵;南乡太守傅方骄奢淫逸、没有法度。这两个人不适合驻守边防,应该及时撤换他们,以加强荆州、合肥方面的防务。曹操当时的精力是一心想把刘备从汉中撵走,没有听进去。
结果不出司马懿所料,刘备势如破竹,曹操劳而无功,被迫退回长安。刘备夺取汉中后,派遣宜都太守孟达占领了房陵,命令养子刘封攻取了上庸,意在与荆州的关羽在战略地势上连成一片、相互策应。据有益州、汉中、荆州半壁及上庸三郡后,刘备的事业达至顶峰时期,具备了争霸天下的实力。
于是刘备向汉献帝打了一份报告,称汉中王。曹操震怒,但他也是无可奈何。刘备暂时是进不了关,但孙权的确调兵遣将要打合肥,曹操急令调淮南军队防备。
这时候,关羽认为机会来了,率主力北攻,围攻曹仁,水淹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之前司马懿所说的胡修和傅方果然掉链子降蜀,曹操脑袋本来就疼,这一来简直是要爆炸了,想把汉献帝从许都迁到河北躲避关羽的兵锋。
司马懿听说后,知道如果迁都,刘备、关羽这哥俩了疯似的攻过来,中原有可能保不住,那么自己的宏图大志也就破灭了。但他又深知曹操防着他,若是此时去苦谏,恐怕会起反作用;不去,对国家不利。
思来想去,他突然想起了曾经同为丞相主薄的铁哥们蒋济,知道他的话曹操爱听,就找到蒋济,说现在魏王要迁都,这事万万干不得,你去劝劝魏王。蒋济说我也想劝啊,可是想不出办法解决问题,劝了也是白劝。
司马懿便将想好的对策告诉蒋济,蒋济大声叫好。不过蒋济认为还是他俩一起去见魏王好些,因为两个人的意见总比一个人的意见更有说服力,司马懿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