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话:草船借箭

加入书签

世人把诸葛亮不但塑造成智慧的化身,还把诸葛亮给神化了。笔《趣》阁.biquge.info说诸葛亮的打扮穿八卦衣,戴道士巾,看起来不同凡人,有点儿仙风道骨,半仙之体。

实际上诸葛亮这个人,善于了解情况,注意调查研究,随时记录心得体会。这个记录本不大,他老在袖子里装着,遇见什么事了,从袖子里掏出了小本来查查记录。诸葛亮他也是一个人,不过人跟人不一样,诸葛亮这个人头脑特别聪明、广览群书、通今博古、有学问。

诸葛亮他有什么学问?

先诸葛亮是个政治家,他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对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政治形势,分析得非常精辟。他外带是个军事家,他辅佐刘备,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与曹军对战获得胜利。

诸葛亮又是个演说家,他善于讲演,舌如利剑,口若悬河,最出色的是舌战群儒,东吴的一堆儒士被他说得哑口无言。诸葛亮也是个文学家,《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写得多好,其中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得让人痛哭流涕。

诸葛亮还是个明家,他制造木牛流马,又叫做辘车,用来运输粮草,翻山越岭,还挺方便的。

总而言之诸葛亮的能耐是够大的,在魏、蜀、吴三国当中,没人可以比得上他。就拿草船借箭来说,曹操、周瑜都让他给蒙了。虽然孙权、刘备联合破曹,但是周瑜看诸葛亮挺有本事的,想试试他的能耐,故意出难题给他。

周瑜请诸葛亮来议事,要他督造十万支箭,问他能不能在十天内造好。诸葛亮说:“大战就迫在眉睫,十天造箭实在是太久了,恐怕无法应付曹操,我孔明只要三天就够了,三天之内我会造出十万之箭。”

“什么?三天?三天之内造出十万之箭?”周瑜心想:这个诸葛亮真的是好大的口气,三天之内如何能造出十万之箭?就算鲁班在世也做不到啊。

周瑜叫来军政司,当面让诸葛亮写下了军令状,三天之内如果造出不十万之箭,可是要以军法处置,诸葛亮的小命就不保了。

诸葛亮笑道:“明日起,再过三日,你派五百兵士到江边搬箭就是了。”

诸葛亮心想:这不是让我去造箭,而是要我变法术,想要我的脑袋?工人、材料都不够,怎么造箭啊?诸葛亮一琢磨:得了,干脆我去借箭吧。

找谁借箭呀?找曹操借呀,借可是借,有日子借可是没日子还。

诸葛亮向鲁肃哭诉,要鲁肃帮他弄二十只船,六百名军士,青布、稻草等物,听候调用。鲁肃私下把军士、船只等如数给了诸葛亮,吩咐船上一齐绷上青布,两边扎上许多稻草人,每只船上分派三十名军士,准备妥当,听候调用。

草船借箭这个学问可是大了,包括气象学、地理学、心理学、数学,少一样,十万支箭是借不来的。

诸葛亮琢磨了一会,这两天天气有点闷,江水气温回升,到了夜里,温度又骤然下降,准有漫天大雾,这是气象学。

不熟悉地理也不行,沿江逆流而上,天还下雾,从东吴营区到曹操水寨,怎么走?走多久的时间?距离有多远?都得知道。离曹营远了不行,放箭射不到,全掉到江里去,那不白去了吗?离近了也不行,人家有巡营的哨船,现了一包围,全当了俘虏。

那么距离多远才合适呢?以箭的射程来说,百步穿杨,有效射程是一百步,过一百步,箭就没劲儿了,扎不到草人的身上。二十只大船一字排开,军卒击鼓呐喊,船的四面都是草人包围着,这声音可就闷。实际上距离曹营才一百步,听起来却好像有四、五百米之远。

曹操吓坏了,一看大雾弥江,不知道来了多少敌军?不能贸然的出兵,只能以守为攻。把水旱两寨的弓箭手全调出来,朝声音传来的方向使劲的放箭。曹兵一口气地猛射,看谁射得快,看谁射得多,好一个射箭大比赛。诸葛亮把对方的心理状态掌握得多清楚,这是心理学嘛。

最重要的是数学,不懂得数学就麻烦了,不但箭借不回来,没准还会全军覆没。先得算一支箭有多重?一支箭大约四两,十万支就两万五千斤,二十只大船,每只船平均负荷一千二百五十斤。就那么巧,整十万支箭吗?得多借一点,除去折的不能用的,光好的也得有十万多支呀。

每只船要承受一千五百斤的重量,曹营放箭,也不是按船分配。必然有的船上多,有的船上少,每只船得能负担两千斤才行。不光是重量,还有面积,所以说要多大的船,扎多少草人,承受多少支箭,多大的分量,这些算是什么?算数学。

还有船一字排开,得两面儿受箭才行,要是光一面儿受箭,十万支箭全射一边儿,那……船就翻了。这船什么时候调头呢?怎么才能掌握时间、重量呢?诸葛亮准备了一个水平仪。那个年代有水平仪吗?没有。

诸葛亮这个水平仪很简单,诸葛亮上船的时候,不是把鲁肃拽来了嘛,俩人在船舱里对酌饮酒。关键就在这酒杯上,这杯酒就是水平仪,酒杯倒七成满,草人受箭越来越多船也越来越偏。船一偏了,酒在杯里也偏了,船偏了多少,酒就偏多少,船两边儿受箭重量平衡了,杯里的酒也平稳了。

这叫做坐船内知船外,了如指掌。诸葛亮这学问多大,要不以这杯酒当测量的标准来掌握平衡,非坏事儿不可,怎么掌握呀?亲自观察,觉着船有点儿偏,他外边看看去,一出去,嘣一声箭射在脑袋上,那不叫草船借箭,就成了活人挨箭。

诸葛亮请来了鲁肃,一同上船,诸葛亮叫军士把二十只船用绳子连在一起,向北岸进。这时大雾弥漫,江面上雾气更浓,对面都看不见人。

诸葛亮命令船只加前进,一面和鲁肃在舱里饮酒。鲁肃提心吊胆,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将近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操的水寨。诸葛亮将二十只船排成一行,头向西、尾朝东,叫士兵们擂鼓吶喊。

曹兵听见江上擂鼓吶喊,飞报曹操。曹操听说吴军趁雾进攻,料想必定有埋伏,传令不可妄动,只叫水6两军的弓箭手向江上射箭,箭如雨点般射在稻草人身上。诸葛亮等船旁的箭插满了,又命把二十只船调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等到天渐亮时,浓雾快要散的时候,诸葛亮下令返航,鲁肃佩服极了,问他何以知道今天有雾。诸葛亮说:“为将者岂可不知天文、不识地理呢?”

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经派五百名兵士等着,诸葛亮叫他们上船搬箭,足足有十万多支。鲁肃先到大帐,把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周瑜十分惊奇,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果然不同凡响。

晚上周瑜设宴为诸葛亮庆功,酒到半酣周瑜说:“昨天吴侯派人来催我赶快进兵,我看曹军水寨,防备严密,不易进攻,我想了一条计策,不知可否使得,请先生替我决断一下。”

诸葛亮说道:“好,但都督先别说出来,我们俩人各自把它写在手心里,看是相同还是不相同?”

周瑜点头称好,便叫人拿来笔墨,和诸葛亮各自在手心里写了字。两个人凑在一起,同时伸出手来,彼此一看,不禁大笑了起来,两个人的手心里都写着一个“火”字。

周瑜说道:“既然我们两人的意见相同,那就用不着再怀疑了,可是千万不能泄漏出去。”

诸葛亮说:“这是军机大事,哪有走漏消息的道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

小说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