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男人不是好东西

加入书签

顶点小说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 .x23us.us

oo3、男人不是好东西

“丁医生,我还是喜欢叫你丁医生。 其实我来这里,并不是想改变对男人的看法,主要是想知道,怎么能扭转妈妈对我的看法,不要总逼着我去相亲、处对象?”

说话者是一位青年女子,双肩不是很放松,肘部端着,双手放在两侧的大腿,两腿并拢,后背没有靠着沙,说话时头部微微前倾。

这已经是丁齐与这位求助者的第三次咨询谈话,前两次会谈都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多少与这位求助者明显的阻抗情绪以及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关。

在初次见面的“摄入性会谈”,丁齐告诉她,不必叫自己丁医生,因为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并不是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可是对方坚持要这么称呼,出于尊重和接纳的原则,丁齐也由着她了。

所谓摄入性会谈,是咨询师从初次接待自助者开始,通过倾听、提问、反射、引导等技术,确定求助者表面与潜在的目的、找出对方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收集、整理有关的咨询档案信息。而今天这位求助者,已过了摄入性会谈阶段。

丁齐没有露出笑容,但表现得很真诚与专注,以温和耐心的语气道:“我们不仅要改变看法,更要改变做法;而且重点不是你母亲,主要是你自己。起初你不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只是母亲多事。经过咨询后,你也意识到,内心确实存在冲突,生活也受到了困扰。说明我们的会谈还是有进展的,对不对?”

说话的同时,丁齐“打开”了一页页记录。不是在茶几打开的,而是在脑海打开的,像笔记本或电脑档——

姓名:刘国男

性别:女

年龄:二十七岁

职业:新媒体行业平面设计师

出生地:本市

化程度:大学本科

婚姻状况:未婚,无既往婚史。根据其母亲介绍以及本人自述,亦无关系稳定的恋爱史。根据会谈内容判断,迄今应尚无性经历。

……

问题与初步诊断:求助者坚持认为,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其母对此深感担忧,曾多次给她安排相亲,并劝说她应该找人恋爱结婚。求助者对母亲的唠叨很厌烦,也因此受到了困扰。其母在介绍求助者情况时,曾暗示了对其性取向的担忧。

该求助者看似并非主动求助,而是在母亲的一再要求下来进行心理咨询。但她愿意将心理咨询作为解决问题的尝试方式,连续三次约谈,且后两次都是独自一人主动前来,说明其潜意识还是有求助的期待,并非表面的排斥。

其最初自称的目的,并不是要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而是以此回避母亲的唠叨,好有一个借口让母亲不再逼她找对象。虽尚未进行染色体异常检查,但初步诊断的结果,求助者并没有同性恋倾向。

在一般的女性同性恋,主动的一方通常是性角色认知问题,被动的一方通常是性对象选择问题,而男性则恰恰相反。求助者并没有性角色认知或性对象选择的偏差,她只是坚持认为男人不是好东西,言行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恰恰完全是以女性的认知身份与选择角度。

求助者对自己所持的观点、其现实处境与受到的困扰有清醒的认知,只是将之视为一种个性。而她的这种个性观念,与周围人群的理念形成冲突,并感受到了困扰,表现了心理活动的协调一致,也符合内向、追求完美的人格特点。

可以基本排除精神病性症状,亦未观察到精神症特点,存在心理问题,但属于正常人的精神活动范畴……

有点难以想象,这些是在脑海“打开”的内容,像清晰的书册快闪现,在不动声色完成了系统的记忆归纳以及信息整理。但这并不是什么特异功能,只是一名优秀的心理专家,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所应具备的一项素质,看似是与一般人不同的“常能力”。

掌握这种能力需要非常专注的状态,以及长期的技巧训练。理论讲这是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都要掌握的技能,但每个人的天赋不同,专注以及努力程度不同,掌握的水平当然也各有高低。

丁齐无疑是极有天赋也非常努力,他的这项专业技巧能达到几乎是最高的水准。导师刘丰曾给这种技巧起了一个尚未得到业内公认的名字——心册术。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除非是得到了对方的同意,否则咨询师是不能做现场记录的,尤其是在起初的摄入性谈话,更是尽可能不要做笔录,以免引起求助者的疑虑和反感。这要求咨询师在长达一个小时左右的会谈,能准确记住求助者诉说的内容,并在散乱的话语抓住最核心的要素并归纳整理,这一切都是在脑海完成的。

这些归纳整理出的信息内容,可以包含各种表格与档,也是说心理咨询师在谈话进行的同时,在脑海填写了各种表格与档,这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技能。在后面的会谈,还要及时应用这些已归纳整理好的信息,给求助者以合理的反馈。

往往只有在会谈结束、求助者离开之后,心理咨询师才能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以免遗忘。而在下一次咨询之前,要再度熟悉这些记录,在正式会谈时通常是不能现场翻阅的,而是在脑海呈现与使用。

更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咨询师在这个过程还不能走神,要时刻保持着对会谈内容以及求助者反应的关注,脑海的资料不断整理形成与反馈使用,是与会谈同时进行的。丁齐虽然还很年轻,但在这一方面,已堪称一位“心册术”大师。

咨询室温度和光线都非常舒适,但并没有任何多余的、可能会引起注意分散以及求助者不安的陈设。一长一短两张沙和一个茶几,茶几并没有本和笔,只有两个纸杯。

笔在特殊的场合也可能成为一种伤害性的凶器,能不出现最好不要出现,算出现也不能放在求助者伸手能拿到的地方。心理咨询室的门很隔音,却不能锁死,这一切都是为了防范某些意外情况,也是心理咨询师的自我保护。

通过简单观察和询问能现精神异常的病患,通常都会被送到精神科诊治,理论不是心理咨询师的服务对象,但也要以防万一。至少来到这里的大部分求助者,很多都是有心理或情绪问题的。

在丁齐整理“心册”的同时,刘国男则答道:“我本来不认为我有问题或者是我的问题,但是和丁医生谈了两次,我也感觉有些问题需要解决,我确实有烦恼……丁医生,周围很多人认为我有病,你是不是也这么看?”

丁齐语气郑重地答道:“这个问题,你在第一次见面时已经问过了。我当时告诉你,你没有病,至少从医学角度,你没有神经症或精神病性症状。你是个正常人,但正常人也会有心理问题,有时会处于心理不健康的状态,这会影响到人的生活。”

刘国男满意地点了点头:“嗯,丁医生很专业,也很能坚持自己的观点,你次是这么和我分析的……既然这样,怎么才能让我妈不再烦我呢?”

丁齐:“我们现在要解决的不是你母亲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现在看来,你内心的困扰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母亲的唠叨和猜疑让你不胜其烦,她坚持你是有什么问题才不愿谈对象的。第二是你自己的观点,坚持认为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而通过我的观察,你的隐含义是和男人交往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是这样吗?”

说话时,丁齐又不禁想起了刘国男的母亲。他当初可是费了好大的劲,才让那位阿姨明白,心理咨询心不是社区婚介所一类的机构。

刘国男答道:“让你这么一总结,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但是第二个是我自己的问题,跟别人没什么关系!”

丁齐:“对于第一个问题,心理咨询的目标是帮助你去调整认知和行为,从而适应和调整您和母亲之间的相处方式,使观念冲突不再造成困扰,所以在这里,仍然是你的问题。……对于第二个问题嘛,既然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你是怎么看待你父亲的,他也不是个好东西吗?”

说出后面这番话的时候,丁齐尽量将语气放得轻柔,观察着刘国男的反应。而刘国男的反应很快,随即答道:“我父亲很好,是个好人。”

丁齐:“但这与你坚持的观念不符呀,他也是男人,而你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刘国男:“我没有把他当男人看,父亲是父亲,不可能成为我的男人,在我的观念里,所谓男人应该是……”说到这里突然顿住了。

丁齐感觉自己快要抓到问题的关键了,立刻反馈道:“我试着帮你总结一下,在你的观念,仅仅具有性别意义的男人不是男人,有潜在可能和你生两性情感关系的才是男人?所以你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其实是指这种男人?”

刘国男点头道:“是的呀,不可能和我有那种关系的人,我管他是好是坏、是男是女。”

丁齐又一次强调道:“你说的这种关系,是指两性情感关系。主要有两种,对你感兴趣的男人或者说你可能会感兴趣的男人,他们都不是好东西!至于别的人尽管性别也是男的,但不在你的评价范围之内,是这样的吗?”

刘国男若有所思道:“好像是这样的,但男人既然都不是好东西,我又怎么会对他们感兴趣呢?”心理咨询的过程往往是这样反复,很多事情在平常人听来可能会感觉很“傻”,但有心理问题的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会觉得这很严肃、很重要。

丁齐终于笑了:“所谓感兴趣,未必是喜欢或者不喜欢,而是一种情感投入。你会关注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投入一种强烈的情感。如你坚持认为某种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这是你内心的关注与投入的情感。”

刘国男:“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如丁医生你,我一开始并没有在意你是不是男人。”

丁齐:“我第一次建议,你如果对男人很反感的话,可以为你转介一位女性心理咨询师,你却说没那个必要,原来还有这么个原因。”

刘国男:“其实算我认为你也不是好东西,我也不想换个女的做咨询……男人一般认为我很难搞,但女人一般都认为我有病。”

丁齐适时纠正道:“这只是你身边所接触到的个别人、你自认为他们对你的看法,不要把这种个别的、自我的认知,无限扩大到所有人身,我们不能这么思考问题。”

刘国男:“丁医生,我先前告诉你,我根本不想来,是我妈妈非得逼我来的,其实也不完全是这么回事。我那么说,只是很反感我妈妈天天唠叨,不由自主想跟她对着干。我也想找心理医生试试,只是不知道有没有用。”

丁齐语气恳切道:“嗯,其实我也注意到了。你来找所谓的心理医生,一方面是想通过医生证明你是没有问题的,另一方面心情也很矛盾,有所期待。你持这种观点从大学时代开始了,你母亲也一直在唠叨,但并没有过于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怎么现在突然尝试着要找办法解决了,恐怕不仅是年龄的原因吧?”

刘国男的肩膀终于放平了,有些担忧地说道:“其实我妈妈这些年一直在唠叨,我虽然听着有些烦,但也没怎么样,毕竟是我的妈妈,她想说说几句呗。可是最近突然觉得特别受不了,有时候心跳好快,晚经常会失眠,走到人多的地方别人多看我几眼,我也觉得他们是在议论我,按照丁医生您的说法,确实影响到生活了……”

丁齐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这位求助者确实很“难搞”,和他人的心理距离保持得很远,潜意识里有强烈的防备,直到现在才说出实话,这是前两次咨询都没有吐露的情况。他很认真地问了一句:“你说在人多的地方、有人多看了你几眼,你‘感觉’他们是在议论你,但你认为他们真的是在议论你吗?”

刘国男低下头道:“我知道他们可能不是在议论我,只是我自己想多了,但总是忍不住有这样的感觉。”说着话又不自觉地伸手去摸胸前的一枚蓝宝石吊坠。

丁齐稍微松了一口气,身体前倾道:“你既然能有这样的自我认识,问题还不算太严重,但如果不做调整继续展下去,恐怕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了。你好好回忆一下,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还想多问一句,你这三次来都换了不同的衣服,可始终戴着同样的项链,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种连续提两个问题,而且第二个问题显然偏离了主题,本是咨询谈话过程的大忌,但丁齐对细节的观察却很敏锐,认为这其可能有关联。

刘国男的神情陡然一惊:“丁医生,您真是太神了!我想起来了,是买了这条项链之后,感觉便不对劲了。

当时我是和三个闺蜜,也是大学的三个同学一起逛商场,在专柜看见的这条项链。我们都试了,我是最后试的。她们三个都很喜欢,但是嫌贵没舍得买,售货员后来夸我戴着最漂亮,我买下来了。

我戴这条项链之后班,现有的同事总是多看我几眼,到人多的地方也一样,心里总是感觉有点慌……”

丁齐:“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一直戴着它呢?”

刘国男微微一怔:“我为什么不戴着?花了八千多呢!别人议不议论,跟我有什么关系?”

丁齐微笑道:“但是你戴它感觉不自在,正是因为这种不自在,你反而不愿意摘下来,是不是?”

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态,但它确实会在人们身出现,刘国男有些犹豫地答道:“是的。”说话时神情变得有些迷惘。

丁齐想了想,又突然问道:“刘国男,你认为自己长得漂亮吗?相身边其他的女性,你认为自己对异性是不是有足够的吸引力?……你如果信任我,不要有顾虑,如实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有些私密,但咨询师会为求助者严格保密的。”

进行到第三次咨询会谈,丁齐终于打开了刘国男的内心世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刚才那一句看似突兀的提问真是太关键了。刘国男带着有些委屈又有些迷惘的神情,一开口诉说了很多,在丁齐的不断引导下,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

在丁齐的“心册”,有关刘国男的情况变得完整与清晰起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

小说相关阅读:
>